找到相关内容101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参悟佛教(1)

    ”指对人生和物欲的热切追求,由此造成必得后报的各种业行,是谓“取是有缘”。  “取”:“取”之因是“爱”。“爱”主要指性爱和食欲,引申为一切贪欲。爱欲是促令人生炽烈追求的直接动因,叫做“爱是取缘”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3858733.html
  • 读佛经笔记

    互相怨憎,要互相敬爱。在我看来,这种类似于道德规劝的话,看后虽然有利于人们趋善远恶,但是,要想真正很好的行此善而远彼恶,若没有作为前提的“开悟”,怕是难以奏功的。  还有一句话是很经典的,“人在爱欲之中...

    释妙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758947.html
  • 感悟方立天先生

    、识(业识投胎)、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儿长  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触(出胎与外境接触)、受(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)、爱(对境生  爱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有(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)、...

    吴 言 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3259063.html
  • 人类宗教意识之本性及其诸形态

    一级之故。学者之于货财,文人艺术家之于男女之爱欲,均易有一种贪欲之滋生。至少亦必求达到一相当满足之程度。此中实大有故在。盖学者文人艺术家之倾注于客观之真美之追求,此追求仍隶属于其自然生命,则仍将受自然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0659205.html
  • 佛法蠡测

    ,自体;业,业用。境相,对象。能引发喜乐情绪的称顺境;引发忧苦情绪的称违境;非顺非违的称俱非境。能领纳喜乐忧苦情绪及俱非情绪的,这就是受的自体。经论中常以“爱欲”连缀成词,起爱,实即起欲。对能引发喜乐...

    明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4959241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(1)

     卷五十   一切归于尽,果熟亦当堕,   合会必当散,有生必有死。  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六《等见品》   佛言:出息不还,则属后世,人命在呼吸之间耳。   《处女经》   人在爱欲之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4259908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(1)

    而是用人生的想象力,把情感地层的各种潜藏爱欲和崇高的解脱意志连结起来,然后在悲剧意识的体会中,让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,才能真正加深大悲心的奥密幅度吧!  最近,英国女导演安东妮雅柏的得奖力作「神父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559967.html
  • 儒佛道三教关系和我国佛教的发展

    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。以传为第一部汉译佛经的《四十二章经》为  例,此经的内容重点宣扬了佛教的人生无常和爱欲为蔽等思想,但行文中却夹杂着“解无为  法”、“行道守真”之类的道家思想和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960040.html
  • 佛教与自然生态(上)

    用来比喻菩提;伊兰树有恶臭,被喻为烦恼。葛藤盘根错节,枝叶繁茂,密如蛛网,比喻众生诸多的烦恼、爱欲,禅宗也把繁琐的名相语言称为葛藤。  其它如以莲花喻佛之清净;以芭蕉的不坚实,比喻空虚无实之物;芦苇之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260090.html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四编

    睡眠;不念爱欲财宝,不问他事,行作沙门,常独处止,意不倾动,复教化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,得发道心,住不退地。彼太子即今阿弥陀佛是。   由上数端可知,阿弥陀佛因地,或为国王王子、或为转轮圣王、或为比丘...心念,因为不起我见我相,故不生爱欲贪恚之烦恼,与他人与外境的同体感,引发出相互敬重之心。人我是非,嫉妒诤斗不仅没有事实,甚至连名词都听不到(不闻恶名愿)。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无须法律,没有讼狱,乃至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660592.html